內地實測:用不用公筷 細菌菌落總數相差250倍

社會熱點

發布時間: 2020/05/05 20:54

最後更新: 2020/05/05 20:54

分享:

分享:

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新冠肺炎)疫情爆發後,內地專家提倡用餐使用公筷,預防疾病傳染。浙江杭州市疾控中心近日做了一場實驗,分別使用公筷、不使用公筷進餐後的細菌對比,結果發現,其中一道菜的落菌量最高相差約250倍。

據內地傳媒報道,該場實驗由11名疾控專家參與測試,實驗地點在一間餐館,點了6道菜,包括涼拌青瓜、鹽水蝦、干鍋茶樹菇、炒蘆筍、鹹菜八爪魚和香辣牛蛙等。每道菜都分成兩份,一盤使用公筷,一盤不使用公筷,並提前取樣保存。

11名參與人員經過培訓,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兩組菜,必須交替著吃。經過嚴格無菌採樣後,放入無菌樣品袋並迅速存放到採樣箱冷藏。整個過程約40分鐘。

經過48小時的培育,實驗結果顯示,對比使用公筷和非公筷兩組菜式剩餘部分的菌落總數,非公筷的菌落總數,全部高於公筷。

實驗菜式

實驗結果

其中,涼拌青瓜非公筷組的菌落總數,是公筷組的將近3倍。干鍋茶樹菇、炒蘆筍的菌落總數,非公筷組分別是公筷組的17倍和18倍。鹹菜八爪魚最驚人,非公筷組的菌落總數是公筷組的250倍。

【新冠肺炎】滬專家:疾病面前不分餐就是裸奔 籲家中也用公筷

官媒撐張文宏「早餐不喝粥」論:不想喝粥是傳統 不喝粥是愛國

【新冠肺炎】冷氣機助飛沫播毒!廣州5口家餐廳吃飯 感染兩鄰桌

【新冠肺炎】北京防疫新規:餐廳每枱間隔1米 禁面對面用餐

公筷兩好處 預防疾病、減少浪費

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所所長朱冰表示,實驗結果說明,使用公筷會減少菜中的細菌污染。若不使用公筷,會把自身口鼻腔攜帶的細菌通過筷子傳到菜上,另一方面,也會導致不同菜式本身攜帶細菌的交叉污染。例如,夾過涼拌青瓜的筷子,再去夾鹽水蝦,就會導致兩盤菜之間細菌交叉污染。

朱冰認為,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主要有兩個,一是乾淨衛生、預防疾病,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體液接觸,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,特別是降低幽門螺桿菌、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傳播。在疫情期間,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。第二是減少浪費,在外用餐沒有吃完可以放心打包回家。

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、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曾表示,分餐對阻擋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一定要做到,稱「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」,呼籲公眾要養成用公筷公勺的習慣。

責任編輯:伍樂

【新冠肺炎】擴散,緊貼最新疫情影響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